"代理分銷渠道絕對是我們2011年業績的一大功臣。"友邦保險執行副總裁兼分銷總監William Lisle說。
2011年,友邦保險的整體新業務價值上升了40%,至9.32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的新業務價值上升了50%,至1.02億美元,僅次於新加坡市場58%增長率。
這一切得益於友邦保險在代理分銷渠道上的布局。過去一年,友邦保險在內地投入了較其他亞洲市場更多的代理培訓資源。友邦保險的"三年業務計劃"涵蓋招聘、培訓、激勵、士氣提整等多方面。
嘗試直銷渠道
William Lisle坦言,2008年至2010年對於友邦保險來說是非常艱難的,經歷了美國國際集團(AIG)在雷曼危機中的巨額虧損、英國保誠保險收購失敗等事件,系列事件對員工的影響極大。
2011年,友邦保險提出"三年業務計劃",其中對代理分銷渠道的改革目標就是"把代理們失去的信心與信任挽回來"。William Lisle指出,友邦保險獨立上市后,該集團引進了新的培訓﹑產品﹑銷售支援及科技等服務,旨在提高代理團隊的士氣。
友邦保險亦對代理人才篩選采取了更加嚴格的招聘標準。除了挽回代理們的歸屬感及在招聘上提高準入門檻,友邦保險還較往年投入了更多的成本在代理培訓上。以香港為例,2011年,友邦香港的代理需要參加29天的培訓課程,這些課程包括產品知識﹑推銷技巧﹑客戶溝通等課程。
此外,友邦保險還將"最優秀代理"策略引入公司,以百萬圓桌會(MDRT)資
格為目標。根據《2012年MDRT成員信息》報告,2012年圓桌會議的會員資格若以傭金界定,會員需要每人每年收取的傭金不低於8.9萬美元。
"今年,友邦保險將會有約2200名代理符合MDRT會員資格,較去年增長25%。"William Lisle介紹,單是集團在香港已有約12%的代理符合MDRT的會員資格,在中國內地市場,這一數字大約僅為1%。
事實上,友邦保險也在嘗試建立直接銷售平臺。
"在亞洲一些國家,例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保險業務員通過電話就能完成大部分的保單銷售。"William Lisle認為,只有當該地保險業務成熟、通訊技術發達,直銷保險的方式才能建立。友邦保險業績報告顯示,2011年,保險直銷渠道成為泰國人壽保險業的新業務渠道。友邦保險泰國市場的直銷業務市場占有率從2010年的11%上升至2011年的14%。
立足亞太市場
"我們對每個市場重視,但我們對中國會傾注更多的精力。"說起中國業務,William Lisle一副雄心勃勃的模樣。他說,中國人口基數和發展速度非常誘人。
友邦保險業績報告顯示,友邦保險去年的中國內地業務新業務價值較2010年增長50%,至1.02億美元。按新業務價值計算,中國是友邦保險的第4大市場,業務屬全資擁有,覆蓋逾2億人口。全年友邦保險在中國地區保單賠償額為7800萬美元。
"這一成績的獲得,與分銷渠道的優化擁有莫大的關係。"William Lisle透露,除了在分銷渠道上建立新的管理團隊,立足招聘,并為代理提供更嚴格的培訓外,友邦中國還在代理收入上進行改良。
2011年,友邦保險在中國內地的代理收入較上一年度平均增加了29%,其活躍代理人數同比增長26%。目前,立足於亞洲市場的友邦保險在亞太區14個市場擁有分公司或分支機構,其中印度尼西亞和越南被定義為新興市場,韓國為成熟市場,而中國則是最有潛力的發展中的市場。
William Lisle透露,"友邦保險未來會不斷發展內地市場。這不僅僅是追求業務規模,還包括代理的專業質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