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要求閣員下鄉與民溝通,自己也將透過臉書、YouTube等新媒體加強政策行銷,即時呈現訊息。黨政幕僚透露,配合總統府總統行程影音紀實即將上線,府黨將以更多元的通路,更完整的訊息,讓外界得知政府政策。
日前,馬總統主動在臉書上發布政策,說明政府取消「油價減半緩漲機制」,引發外界「臉書治國」批評,在野黨批評總統在臉書上說明重大政策,並不妥當。
連續幾天,馬總統都利用臉書對外發表意見,強調漲價只是表象,事實上是讓台灣產業轉型、環保普及的新契機;即便此舉又招致網友大肆抨擊,但也看得出政府加強新媒體行銷的既定政策。
馬總統在競選期間便成立臉書,並透過臉書發表看法,表示他會利用臉書了解民眾看法,也會親自發表意見。選後,馬總統依舊維持上臉書習慣,看看網友留言。
相關人士透露,馬總統在臉書、YouTube闡述政策,不代表總統不重視政策,或消極面對,而是透過媒體即時、快速特性,不同頻道的複製、連結、轉貼,來面對國人,與民溝通。
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英國首相卡麥隆、德國總理梅克爾等各國元首,也經常利用臉書向外界傳遞訊息,發布重要政策。
黨政幕僚說,國民黨青年團與學生志工團隊近日密集拍攝馬英九在中山會報、中常會上談話內容,搭配字幕及圖表,上傳到影音網站,對外傳遞資訊。
黨政幕僚指出,未來國民黨的宣傳將著重在網路,新媒體彈性大,不受限於時、地,可以用影音、畫面呈現,讓民眾得知完整的政策,避免資訊過於片斷。
國民黨上月廿一日已經在YouTube放了一段馬總統就「美韓FTA生效議題」發表談話內容,全長近四分鐘。幕僚透露,這只是初稿,還沒經過後製及配音。
有趣的是,影片二分卅秒時,馬英九正在講話時,一旁的國民黨副秘書長兼考紀會主委黃昭元,被網友抓到正在挖鼻孔,引發討論。
幕僚表示,透過臉書、影音媒體的呈現,網友即時回應,可以形成公共論壇,就議題進行討論,也有助政府蒐集民意,持續精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