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運算,是近2年來,市場最火熱的議題,也是業界最期待的技術,看起來離我們遙遠,但它的應用,我們每天使用,Webmail、Facebook、網路相簿,通通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雲」,身為電子製造大國的我們,如果能夠好好布建這些雲朵,可望再啟電子業當年風華。
電子業界私下流行一句話,「韓廠搶進哪個產業,哪個產業就要倒大楣」,的確,韓國搶進面板、DRAM、太陽能、LED 產業後,台、日相關產業受到極大影響,當然,也有例外,手機、半導體產業,目前台廠仍居領先地位。
那讓我們換個角度來想,什麼產業是韓廠沒有、也沒辦法立刻進入的?網路技術、伺服器、儲存設備,BINGO!就是雲端。
雲端有很多面向,包含底層技術、資料中心以及後端軟體應用,不過,做雲端資料中心,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伺服器。台灣伺服器產品出貨量占全球80%,加上擁有完整的網路技術、儲存設備,只要有整合解決方案,就可以把這些技術串聯在一起,搶進雲端,不像韓國廠商,因為在雲端供應鏈中,因為沒有相關產品,很難打進市場。
不過,這塊市場並不是沒有人在虎視眈眈地望著,中國大陸就積極發展雲端技術,浪潮、華為等業者都已經開始研發雲端系統,只是,他們的進度還趕不上台灣,工研院就曾經表示,目前台廠進度領先中國大陸約12個月左右。
雲端,對於電子業來說,是新商機,也是契機,特別是在電腦產品相關設備毛利越來越低的前提下,唯有提供客戶整套解決方案才是提高毛利的好方法。
正因為如此,台灣上、下游業者串聯起來,成立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透過彼此的合作與工研院的技術提供,行動雲端貨櫃電腦是目前各廠合作的最好合作結果。只要好好把握雲端商機,相信可為電子業帶來新氣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