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連結

fb讚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業務技巧 - Google 新聞: ETF基金數十年增長為46只 門檻沒你想的高 - 鉅亨網

業務技巧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ETF基金數十年增長為46只 門檻沒你想的高 - 鉅亨網
May 31st 2012, 08:01

Note:

ETF基金可以在一二級市場同時交易,這讓它兼具了股票和基金的諸多特點,作為基金,它竟可以實時交易,且每15秒計算一次估算凈值。

它的交易成本是基金里最低的,其管理費在0.5%左右,約是指數基金的三分之一,如果在股票市場交易單邊傭金只需0.3%,且不需繳納印花稅。

它的門檻靈活多變,低至100到1000元,高的在50萬至100萬元以上,同時適合個人和機構投資者。

由於可以近乎滿倉操作,它的跟蹤偏差非常小,在成熟的市場中,ETF可控跟蹤誤差在0.04%以內,ETF管理人管理業績非常好,而如果達到0.42%,業績就比較差了。

從中長期來看,等權重指數的ETF更能體現中小市值企業的成長性,業績也會更好。

或許你還不知道ETF是什么,但你已經無法忽視它的存在了。

最近,基金業有個大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嘉實滬深300ETF攜超過500億的巨資入市,這兩只基金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股票型基金。

與此同時,美國對沖基金大鱷喬治·索羅斯旗下的基金管理公司在新近公布的第一季度持股公告中,索羅斯持續看多新華富時中國25指數ETF基金,該指數覆蓋中國移動、中國建設銀行等大型中國上市公司。另一位投資界泰斗—股神巴菲特也曾在股東大會上數次推薦ETF。

我們以往的印象里,指數基金已經是最好的被動管理型基金。事實上,作為投資界的重大革命,ETF可以說是指數基金中最好的產品。盡管它從誕生到現在不足二十年時間,但專業人士幾乎都一致認為,隨著ETF的發展,普通指數型基金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小。

ETF的全稱是exchange traded fund,同時它還有一個復雜而拗口的中文官方名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投資基金,2004年,中國第一只ETF上證50ETF成立時,ETF被定下了現在的中文名。從字面看,它的本質屬於指數基金,同時兼具交易和開放兩大特點。

正像它難以理解的名字一樣,它很容易讓投資者產生不少誤解,那些固執的不愿投資自己不懂的產品的投資者,甚至會對它敬而遠之,而那些精明的投資者都在努力了解它的一切,因為它的確是值得投資的產品。

ETF比指數基金更有優勢么

雖說ETF被很多人看做是指數基金,但從特性上講,它很難被歸類,它集合股票、封閉式基金、指數基金多種投資品的交易特性,這種"四不像"反倒體現了它的革新性。

它是跟蹤一只指數的指數基金,但突破了股票和基金的界限,做到了跨市場交易,不僅可以向基金公司申購贖回,還能像股票一樣在證券市場交易,即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同時交易,總體規模也可變化。

它是成本最低的投資品。普通指數型基金在股票型基金中成本已經算是很低的,費用加在一起在2%左右,而ETF基金的管理費率為0.5%,托管費為0.1%,在二級市場交易沒有申購贖回費用,這些省下的成本便會使你投資指數的收益更加明顯。

我們熟知的開放式基金是一天公布一次凈值,你只有在一天結束后才能與基金公司進行交易,你在申購與贖回基金份額時,對基金的凈值都是未知的。但ETF的交易每15秒會計算一次IOPV(基金份額參考凈值),作為對ETF基金份額凈值的估計。像炒股票一樣,你可以全天實時交易,投資者投資起來靈活快捷,對買賣點也會掌握得更準確。

與開放式基金的申購贖回機制不同的是,它的申購是從二級市場上購買一攬子股票來換取ETF份額,贖回時也是換回一攬子股票而不是現金。單邊交易傭金不超過0.3%,最低5元,如果是在二級市場買賣股票,你還需要繳納印花稅,稅率為交易金額的0.1%,但ETF并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分紅也免繳所得稅。因此,ETF也被廣泛用做套利工具。

由於ETF身兼了基金和股票的優勢,一如理查德·費里在《玩轉ETF基金》里總結的,ETF像基金一樣運行,又像股票一樣交易。

門檻沒你想的那么高

ETF最容易被投資者誤解的地方是,有人認為它的門檻極高,只有機構投資者和大戶能參與,又有人說它的門檻極低,是散戶的最佳投資品。實際上,這兩種說法都對。

正是因為它可以在一二級市場同時交易,所以它的門檻并不是唯一的。在二級市場交易時,買賣申報數量為100份或其整數倍,最低的資金門檻為100元左右,代銷網點的每個基金賬戶單筆申購最低金額為1000元。

二級市場的低門檻是它比較適合普通投資者的一面,但在一級市場申購和贖回基金份額,就需要較大資金量了。ETF基金申購的基本單位從30萬份到100萬份不等,A股市場上門檻最低的是上證180ETF,以30萬份為一個基本單位。這類投資的資金量至少在100萬以上。以滬深300ETF為例,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最小的申購贖回份額是90萬份,最初的凈值折算為2.6元,即最少需要234萬元,嘉實滬深300ETF的申購單位為200萬份,盡管發行面值為1元,但資金門檻為520萬元,這一門檻讓主體投資者只能是機構。

還有一種投資方式的門檻是介於這二者之間的,2011年年底ETF成為融資融券標的品種,這一業務的門檻為50萬元,它的好處是可以用杠桿做多和做空,但需要投資者具備專業的投資技巧。

ETF會因為買的人多而價格上漲嗎

ETF在證券交易所交易時,與股票、封閉式基金一樣,每天的漲跌幅限制也是10%,報價最小變動單位為0.01。它份額的市場價格雖說也是由供求力量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買的人越多,不代表你就會越賺錢,它的交易價格不會偏離基金的標的價值太多。

《玩轉ETF基金》介紹,"ETF有一個機制能夠控制價格的偏差,防止折價或溢價水平變得很大或者持續時間很長。"這是因為市場允許機構投資者進行無風險套利,當ETF基金在一二級市場上出現溢價時,投資者可以贖回ETF份額,然后將股票兌現,迅速套利,當出現折價情況時,投資者可以進行反向操作,直至套利空間消失。

看上去這是件很復雜的工作,但實際上這種交易非常簡單且自動化,可以在瞬間由計算機程序運行完成。這一套利機制促使ETF回歸到基金的真實價值。

當然,二級市場的投資者就無法享受這種套利收益,他們更多還是享受指數上漲帶來的收益。正因為價格與凈值差會在短時間內消除,研究員陸慧天也提醒個人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交易時,最好在沒有價差的情況下投資,盡量保證買入時,價差不超過5%。

跟蹤同一個指數,為何誤差那么大

據財匯資訊,同樣都是跟蹤上證50指數,2011年,易方達上證50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為0.67%,而上證央企50ETF的跟蹤誤差為0.58%,相差0.1%左右。

ETF最重要的優勢之一便是跟蹤得更加準確,據某基金網提供的信息,ETF的年化跟蹤誤差一般不大於2%,指數型基金的跟蹤偏差平均在3%左右。實際上,不少指數基金的跟蹤偏差比這高得多。

這種差別是由倉位造成的。指數基金的股票倉位最高是95%,有5%的現金類投資,投資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這5%跟股票沒關係,所以跟蹤指數肯定存在誤差,但ETF可以做到100%的倉位投資股票,指數漲多少跌多少它都能完全跟蹤到。

跟蹤準確的好處是你能更好地享受指數上漲帶來的收益,在牛市時,它的這一優勢便會給你帶來非常實際的好處,比起指數基金至少能多給你1%收益。

國內的規定是,一只指數只設置一只ETF基金,只有滬深300特批了兩只ETF,所以目前我們無從比較,同樣都是ETF,到底誰跟蹤得更加緊密一些,但在國外,跟蹤同一指數的不同ETF基金間,跟蹤誤差也不盡相同。

標普500指數是全球規模最大的ETF,據國泰君安的研究,iShares S&P 500指數ETF的年化跟蹤誤差控制在0.06%。這要低於SPDR0.14%左右的跟蹤誤差。造成這一細微差別的原因很難簡單說清,存在可控與不可控的因素,與復制指數的方法、成分股的流動性、交易成本、分紅,還有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等都有關係。

流動性是選擇ETF的唯一標準么

選擇ETF主要是看經濟周期與指數本身,也就是說,投資ETF最重要的還是把握市場時機,在當前經濟周期或者說市場風格下,挑選最有盈利可能的ETF是比較合乎邏輯的技巧。

不過在此之外,你還要注意ETF本身的流動性,研究員陸慧天說,因為個人投資者大多只能在二級市場交易,如果投資了流動性差,日交易量低的ETF,即便它上漲,你也很難賣出去。如果它的日成交量只有幾萬元,勸你還是遠離這類ETF。

流動性差容易造成ETF產生較大折價或溢價,但這只對機構投資者有利。

ETF基金和ETF聯接基金有什么不同

ETF聯接基金就是ETF中的ETF,說得好像是繞口令一樣,不過事實就是如此,它的絕大部分資產都用於跟蹤一只指數的ETF基金,剩下的部分則用通過主動管理來增強收益,投資標的指數的成分股、備選成分股等,前者的比例不低於90%。中國第一只ETF聯接基金是華安上證180ETF聯接基金與交銀180治理聯接。以華安上證180ETF聯接基金為例,華安上證180ETF、上證180指數成份股、備選成份股為主要投資對象。

它可以以成份股實物形式申購及贖回華安上證180ETF基金的份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買賣華安上證180ETF基金的份額,而ETF聯接基金的認購門檻僅為1000份,相當於投資者最低只需1000元便可以申購贖回ETF的基金份額,大大降低了門檻。

不過它的業績能否超越ETF也是人們比較擔憂的部分,從2012年年初至5月17日,上證180指數上漲11.83%,而華安上證180ETF的凈值增長率為10.12%,其聯接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為9.87%,略低於ETF的回報。

等權重與市值加權ETF哪個好

ETF的業績可以說是由指數本身決定的,指數的構建方法不同,會讓成分股相同的指數出現較大業績差異,同樣,跟蹤它們的ETF基金的表現也會出現相應的差異。

指數本身的構建主要有三種方式,市值加權法、基本面加權法和等權重法,但比較容易讓人混淆的是,同樣的成分股,也會有不同的指數,比如上證180指數與上證180等權重指數。上證180指數是以等市值的方式構建,每只股票在指數中所占權重是由它的市值決定的,即加權平均,那么市值大的股票對指數的影響力也就越大,標普500、上證綜指等大部分指數都是以這種方式構建。

上證180等權重指數顯然是等權重指數,這類指數中,所有成分股都被賦予同等的權重,如果有100只成分股,那么每只股票的權重都是1%,如果只有50只股票,那么每只股票的權重就是2%。顯然,比起等市值指數,它放大了中小市值公司在指數中的作用,讓它們的成長性能得到更好的體現。

標準普爾等權指數(EWI)就是標普500指數的等權重版本,它的成分股與標普500相同,但指數中每只股票的權重為0.2%。RYDEX基金公司的標準普爾等權ETF基金(代碼:RSP)是跟蹤標準普爾等權指數。

兩種從短期來看,指數回報的差異不會太大,2012年以來,上證180指數與上證180等權重指數,前者上漲12.1%左右,后者上漲11.2%。如果把時間拉到中長期,等權重指數的收益能力會強於市值加權指數,可以這么理解,市值加權的指數更多受權重高的股票,即市值較大的股票影響,等權重的指數則充分反映了股票的成長性,尤其讓發展速度更快的中小公司的成長反映到了股價上。例如,近十年來,SPDR上漲18.84%,RSP則上漲21.13%。因為等權重ETF算是智能型ETF,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等權重ETF并不多,當前只有景順長城上證180等權重ETF。

另外,因為等權重的指數計算方法更簡單,ETF的跟蹤也更加準確。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