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連結

fb讚

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業務技巧 - Google 新聞: 營銷”與“銷售”:為何被偏重_2012年5月_銷售與市場-渠道版_商業雜誌_大陸雜誌_Yes雜誌_Yes娛樂 - Yes娛樂

業務技巧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營銷"與"銷售":為何被偏重_2012年5月_銷售與市場-渠道版_商業雜誌_大陸雜誌_Yes雜誌_Yes娛樂 - Yes娛樂
May 15th 2012, 08:44

很多老闆往往偏重某一個而忽略另外一個,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你越偏重,業績越不好;業績越不好,你越偏重。

文/袁  瀚

前幾天我碰到一個老闆,投資做了一個專案,因為整個商業模式比較新,最開始要讓客戶接受難度比較大。

跟他探討營銷策略時,老闆強調了這樣一句話:"不管公司的產品怎么樣,我招的銷售員都應該把產品賣出去。就好比我當年做啤酒的業務員,管它酒瓶裏裝的是啤酒還是馬尿,能不能把第一瓶賣出去就是我業務員的本事了!"

這個老闆說的這段話並沒有錯誤,不過可以明顯感覺到重銷售輕營銷的思想。很多老闆都是這樣,甚至依然把營銷和銷售混為一談。

"營銷"與"銷售":哪個更重要?

按我的理解,營銷就是讓產品好賣。具體包括,營銷戰略(品牌定位、目標客戶選擇、產品線設計、產品定價等),營銷戰術(渠道建設、新客戶開發策略、廣告等),營銷團隊組建(營銷團隊的組織架構、招聘、培訓、考核等)等。

銷售就是把產品賣好。具體包括:瞭解顧客需求、產品介紹、成交、收款、顧客轉介紹、顧客服務等等。

對於不同企業,"營銷"和"銷售"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不同老闆也會從不同角度來看待這二者的重要性。

筆者認為,"營銷"就好比"開花","銷售"就好比"結果"。沒有開花想要結果,很難。沒有結果,只是開花,沒用。對於中小企業,"營銷"和"銷售"都很重要。

然而,很多老闆往往偏重某一個而忽略另外一個,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你越偏重,業績越不好;業績越不好,你越偏重。

為何有偏重

雖然清楚了營銷和銷售的區別,很多老闆仍然無法意識到自己在偏重某一方面。下面具體列出"病癥"。

重"銷售"輕"營銷"的老闆非常多。

往往是有了不錯的產品,就開始大量招聘銷售人員,然後希望把產品大量地賣出去,最後很可能會碰壁。

這種老闆有個困惑:為什麼我有那麼好的產品卻賣不掉?為什麼我招了那麼多業務員卻總是出不了業績?關鍵原因就是這種老闆基本還沒做"營銷"就想著把"銷售"做好--不是不可能,而是難度太大。

這幾年中國的企業都非常流行學銷售技巧。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喬·吉拉德備受推崇,喬·吉拉德提出的"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把任何產品賣給任何人"的理念已經深深影響了中國的廣大企業。

大家學習喬·吉拉德的銷售精神和銷售技巧當然是好事情,可是在學銷售的同時,請各位千萬別忘記了營銷。喬·吉拉德的銷售之所以做得很好,還和一個原因分不開:他賣的車是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旗下最大的品牌雪佛蘭,而且當時該品牌的營銷勢頭正健。

現實營銷中,營銷人之間交流最多的話題是"銷售技巧";大小門店的老闆、各類企業的老闆,向外人請教最多的也是"有沒有好的銷售技巧"。絲毫沒有這樣的意識:既然你是老闆,你應該思考的不只是銷售,還應該思考營銷問題,比如如何創造更高的附加值等等。

事實上,營銷人之所以重"銷售"輕"營銷",跟很多老闆的經歷有關係:大部分的老闆都是做銷售出身,以前思考的就是如何把產品賣出去,做了老闆之後,雖然身份變了,但是思考方式卻沒有變。可以說,這些老闆的本質是沒有變的,不過只是從小業務員變成了大業務員,根本不具備一個經營者的思考方式。

重"營銷"輕"銷售"的老闆比較少見。

營銷做到極致是幾乎不用做銷售的。比如,可口可樂公司根本就不用跟消費者一瓶瓶賣可樂,我們都是主動跑去買可口可樂的。

中小企業要想把品牌做成像可口可樂那樣是不現實的,所以我們還是得有一個有戰斗力的銷售團隊,不斷提高銷售能力,把我們的產品賣得更好。

這裡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明"營銷"和"銷售"對業績的作用,希望中小企業對營銷和銷售有同等的重視程度。

當企業的營銷和銷售能力同時提高的話,得到的結果不是相加,而是相乘。

業績=營銷×銷售

假如你想要的結果是100分,你有下面三種方向:

☆營銷只有1分,把銷售拼命做到100分;
☆銷售只有1分,把營銷拼命做到100分;
☆把營銷努力做到10分、把銷售努力做到10分。
真正有做大夢想的企業,多數都會選擇第三個方向。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