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王昆鵬):在一年一度的4月26日"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中國全國範圍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也正在廣泛展開,活動希望以此增進全社會對於知識產權的尊重和理解。
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建立,從那時起中國就開始一步步地頒布相關法律法規並在社會上宣傳尊重知識產權的理念。今年中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的主題為"培育知識產權文化,促進社會創新發展"。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致辭表示,這一主題正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的考慮:"在經濟全球化、創新多極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越來越重視文化影響、創意設計等軟實力的競爭,這正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顯著特徵,它和技術創新一樣迫切需要良好的知識產權文化氛圍。知識產權文化與中華民族深邃悠久並極富凝聚力的傳統文化結合,將會極大激發中華民族創新潛力的迸發。因此我們將宣傳周的主題定為培育知識產權文化促進社會創新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文化理念,將知識產權文化打造成民族創新的重要源泉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力支撐。"
相對於西方國家,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的很晚,雖然發展迅速。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眼中,中國30年來在知識產權方面取得了驕人的紀錄。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付雙建,介紹了高銳特別為中國知識產權宣傳周發來的賀信:"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知識產權發展和保護方面取得了驕人的紀錄。在2011年,中國國內申請的專利,商標和工業設計的數量最多。其專利合作條約國際申請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位,馬德里國際商標申請在世界排名第七位,在其商標註冊的後期指定全球第一。在版權領域,版權產業在一些城市的發展水準已超過國內GDP的10%。我希望借世界知識產權日慶祝活動這個機會,來祝賀中國政府通過不懈努力而取得的卓越成績,並重申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未來將繼續在知識產權發展領域與中國保持密切合作的承諾。"
中國在知識產權方面的付出與成績應當為世界所了解。國家知識產產權局局長田力普說,美國、日本都是創新型國家,他們每萬人口發明專利不低於20件,中國提出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到2015年要達到3.3件,這個指標也許明年就能實現,到2020年可能會達到10件、12件左右,但那時也只能說是一個創新型國家的初級階段。"中國的知識產權的發展,還是一個剛開始,一代人的時間,雖然發展的快速,但是和我們的目標相比,和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創新型門檻的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從中國長遠的發展考慮,我們還要大力弘揚知識產權意識,弘揚創新文化。沒有這個基礎,未來是不牢靠的。中國不能永遠像美國人希望那樣搞出口加工,為他們打工,承接他們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的轉移,而是要發揮自己民族的創造力,這就需要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需要一個良好的法律體制,更需要全世界全體民眾的參與。這正是我們為什麼每年426期間要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我們要開辦系列講座的目的。"
據介紹,2012年,中國的知識產權工作將把促進知識產權與經濟融合作為主攻方向,將培育知識產權文化將作為工作的一個關鍵環節,同時加強知識產權的制度建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