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連結

fb讚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知識經濟 - Google 新聞: 日企紛紛向韓國轉移 低人工成本成主因 - 香港文匯報

知識經濟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日企紛紛向韓國轉移 低人工成本成主因 - 香港文匯報
Mar 25th 2012, 12:40

【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日本各大企業正紛紛投資韓國。根據日本主流經濟週刊《Nikkei Buiness》報道,帝人、東麗、住友化學等日本原材料公司紛紛投資韓國。

帝人公司與韓國膠卷加工企業CNF設立了合資公司,目前正將絕緣材料生產設備搬入位於忠清南道牙山市的工廠。工廠雖然要到6月底才投入生產,但是目前已經和不少企業簽訂了供應合約。帝人公司認為,到2020年年銷售量將有望達到200億日元。

東麗也正在韓國建設碳素纖維生產工廠,預計將於明年1月投入生產。在此之前,東麗已經在韓國成立了研究開發中心。未來,從開發至生產所有流程都將在韓國進行。

碳素纖維是日本的核心事業領域,全球70%的市場被日本產品占領。因此,該領域企業一直在日本國內進行生產。但是東麗考慮到今後的增產,選擇在韓國開發、生產。東麗計劃從明年開始,10年內向碳素纖維和電子材料領域投資1.3萬億韓元(940億日元)。

有意見認為,盡管日本製造業江河日下,但是在鋁殼鋰離子電池、碳素纖維等產業中仍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出於維持競爭力的考慮,日本企業才選擇投資韓國。

今年1月,住友化學投資2500億韓元建設的觸控屏生產工廠結束了試生產,將從本月開始投入量產。據悉,產品的主要供應對像是三星移動顯示器。日本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全球市場地位甚微,住友因此選擇投資三星所在的韓國。

另外,現代汽車、三星電子等企業對碳素纖維需求極大,為了搶占這塊市場,東麗同樣選擇了韓國行。

韓國知識經濟部的調查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對韓國的投資規模達到了22.84億美元,同比增長9.6%。

日元強勢、居高不下的法人稅、昂貴的電費、對用電的供需制約、環境保護帶來的壓力、落後的自由貿易水平、高強度的勞動限制等,導致了日本企業紛紛轉移至韓國。日本綜合研究所理事籐井英彥分析,「如果把工廠移到韓國的話,能減輕不少負擔」。

最為顯著的就是工資水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調查顯示,2010年韓國的名義工資為26538美元,僅為日本(47398美元)的60%。從產業整體來看,低人工成本不僅能為工廠建設帶來好處,對產品進入市場也相當有利。

東麗有關人士透露,選擇韓國的理由是「工資、稅金、電費、匯率等各方面都非常有利」。此外,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指出,「韓國市場地位的日益提高是日本企業向韓國轉移的原因」。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