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連結

fb讚

2012年3月4日 星期日

免費課程 - Google 新聞: 李善友轉向商業教育領域:引入互聯網免費模式 - 臺灣新浪網

免費課程 - Google 新聞
Google 新聞 // via fulltextrssfeed.com
李善友轉向商業教育領域:引入互聯網免費模式 - 臺灣新浪網
Mar 4th 2012, 13:11

北京新浪網 (2012-03-04 20:24)

  新浪科技訊 3月4日晚間消息,李善友近日加盟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創立中歐創業與投資中心。李善友擔任該中心執行主任、創業學兼職教授。他正在把面向創業者的商業培訓項目打造成新的投融資平台。

  他的首個"產品"名為"新生代創業領袖成長營"。在這個成長營中,創業者每人繳納5萬元人民幣學費就可以參加長達一年的創業相關課程培訓,與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人深入交流,如果創業者能夠完成全部課程學費將全額返還。

  "跟創業者直接收取學費不是個好的模式,我們不是向創業者收費,而是向投資人收費。"李善友笑稱,他是將互聯網的免費模式引入了商業教育領域。

  除了撮合投資,這個項目還把經過篩選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獵頭公司、融資顧問等創業需要的專業服務性機構與創業者對接。

  在李善友看來,中國的創業教育十分落後。"為什么美國出了這么多偉大的創業公司,是因為他們有非常強的創業生態系統。張朝陽那一代人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把風險投資引入中國,而我們看的新機會是,創業教育到了要爆發的時刻。"

  美國是最早開展創業教育的國家,大約有1600所大學開設有關創業的課程,200多所大學開設創業創新的學位教育。在美國大學里有100多家創業研究機構、研究所、研究中心和研究院。

  目前,全球100強的商學院,有56所商學院涉及了創業與創新的學位教育,其中進行碩士教育的有49個,進行博士培養的有10家。在中國,成體系的創業教育還屈指可數,目前類似的教育產品僅有聯想之星、創業家黑馬成長營等少數几個。

  "創始人以及他的學習能力和成長欲望是一個創業企業發展的最有效的引擎,但是一旦創始人不再學習,不再緊張,不再興奮,而是陷入到自己固有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時,他也將是一個創業企業發展的最大桎梏。"李善友說。

  在李善友看來,創業教育給了他新的人生的意義和目標。"在中國,首先要取得創業的成功才能有資格來講創業學,這恰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通過這個項目,我們把商業和教育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來幫助創業者取得成功。"(愛文)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